自貢國寶“羅馬樓”年底啟動全面修繕
自貢張家花園羅馬樓
被自貢人廣泛俗稱的“張家花園”,實際名為“張伯卿公館”。從2014年初開始,自貢市和貢井區就將張伯卿公館維修保護規劃的制定列入重點工作計劃,并不斷向上申請進行修繕保護工作。
日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伯卿公館保護規劃和維修保護設計方案》終于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且已下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787萬元,預計年底將啟動對張伯卿公館主樓“羅馬樓”的全面修繕。
百年“羅馬樓”幾度面臨坍塌
張伯卿公館,始建于1923年,是仿羅馬建筑設計建造的,以獨特的園林建筑藝術形象,在整個中國近代建筑體系中獨樹一幟,也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發現的國內極其罕見的中西合璧近代建筑。
張伯卿公館的主樓俗稱“羅馬樓”,羅馬樓及其花園內的亭、臺、樓、閣、湖、榭、花徑,構成了一座既恢宏大氣,又緊湊美觀的園林式建筑群,因此成為川南地區近代建筑中現存的最具有西洋特征的一處宅院建筑。據史料考證,張伯卿公館主樓建筑面積達1148米,有房間14間,室內家俱門窗均以名貴木材制作。
由于“羅馬樓”的歷史距今已經快近百年,部分建筑已成為危樓。大量的屋面漏雨嚴重、樓體建筑糟朽嚴重、墻體局部坍塌傾斜等,部分建筑幾度面臨坍塌危險,許多經典之處,游人也只能在外面觀賞。
修繕將盡可能完整保存建筑原貌
關于張家花園的修繕保護工作,自貢市和貢井區都一直在不斷努力爭取。在其被列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后,自貢正積極利用國保資金開展維修工作。相關部門完成了涵蓋遺存構成、價值評估、現狀評估、保護管理綜合評估、利用規劃、管理規劃、研究規劃、投資估算等內容詳實的《張伯卿公館保護規劃》和《張伯卿公館維修保護設計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
日前,上報的修繕方案已經獲得國家文物局的正式批復,787萬元專項資金也已經到位。目前,各部門正有序推進屬地財政評審、招標投標、進場準備等前期工作,預計年底將啟動全面修繕。按照方案要求,修繕工程應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盡可能真實完整地保存建筑的歷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在維修過程中以現有傳統做法為主要修復手法。
□
同步播報
張爺廟搶險排危工程月底完工
坐落在自貢市區中華路的張爺廟,歷經百年風雨,會館建筑難免破損。今年3月底,張爺廟搶險排危工程正式進場:拆除以前作為經營性場所時搭建的臨時建筑,恢復之前的原貌;對屋面進行翻修,對屋檐墻體進行補漏;對室內進行裝修,今后將作為自流井區圖書館免費開放。
目前,工作進展順利,第一期工程已經完成85%,將在本月底全部完工。未來,張爺廟將作為自流井區圖書館對市民免費開放。
記者鄧丹(圖據網絡)
編輯: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