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稱為“斯交魯文”“木跡石印”,即寫在木石之上的記號或木石之字。后來有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象寫在紙上。由于東巴才掌握這種文字,故稱為東巴文。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東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個,它集書畫于一體,線條流暢,筆法簡練,色彩鮮艷,目前很多東巴仍然在使用這些文字。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又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后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
千百年來,東巴們著書立說,在用東巴文傳承教義的同時,兼收并融合了歷代文化成果,寫成了二萬余冊、一千多種有著上千萬字的東巴經典。東巴經所涉領域相當的豐富,包括了天文地理、宗教哲學、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氣象歷法、生物醫藥、農業畜牧、武器礦冶等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博大內容,包羅萬象,從很多角度表達了古納西人對自然世界的認知和對人類文化的總結,成就了納西民族古代社會的一部大型的百科全書。
編輯:張文奇